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May 29, 2008

下筆如有神

筆者童年時代,跟隨長輩欣賞字畫,長輩便教導說,相字畫如相人,用形格部位來相人,取法乎下,相人必相其神。然後才為上乘心法。

有些人,一切形格部位都好,可是神猾神狡,那便是心術不正之徒,倘如只知其鼻骨正,印堂寬,準頭厚,便以為其人品行端正,那就容易吃大彪,因為這類人往往在緊要關頭才出賣朋友。

字畫亦如是,筆筆中鋒,結體方正的字,以及堂局寬厚,結構齊整的畫,往往其神偏偏不正,這些就不是好的字畫。

怎樣相神,十分難以解說,只能多看,多聽,自己慢慢揣摸,久而久之,才會有點心得。而且學相神必須自己煉神,神與神接,就可得其真相。

筆者十二歲即入道家之門,煉氣,煉神,當時並非為了甚麼,只是因為聽長輩的鼓勵,謂自己寫字畫,以及欣賞字畫,都須自己先具神氣,因此便在好奇心下學道。當時並沒想到,這一學道,便已影響了自己一生人的命運。

但學習道家,卻真可以幫助自己提高書畫的境界。神氣貫注於筆墨,那種美,在筆墨之外而非在筆墨之內。但筆者自己知道自己的缺點,缺乏造型的天分,因此才不以書畫為終身努力的目標,書畫遣興,依然是舊時代文人的那一套,如今已在日漸淘汰之列。

但對欣賞書畫,筆者卻不肯妄自菲薄,相其神氣,自問還有相當把握。可是卻往往因直言而開罪人,那卻是無心之失。

在香港,並世書畫家中,筆者甚欣賞陳荊鴻的書法,風神俊朗;彭襲明的山水,神氣蘊藉,如果在古代,兩位都可以稱為高士。

關於荊翁的書法,筆者至今尚有餘憾,那是他有一次開書畫展,展品中有一幅鎏金扇面,寫小楷《洛神賦》,筆者想定,誰知已給人走先一步,至今尚難免縈懷。這幅扇面,其神氣便真如王謝子弟,無法學步,一學即容易變成婢學夫人。

所以無論寫甚麼畫,或只習書,恐怕最重要的事,還是讀書修養,提高自己的品格,品格不高,風神便下。

光提高品格還不夠,內心如何與萬物相接,相齊,即是人與大自然的融合,當能以心體物之時,下筆然後才能有神。

道家煉神,無非只是心能御氣,當心氣合一之時,所體現的自然境界藏於內心,即便可致神光內蘊,能將這境界表出,應該即是一幅好字,一幅好畫。

所以並不是一位書畫家下筆有神,他的作品便幅幅有神,因為人畢竟是人,人有疲累的時候,有心意不集中的時候,那時寫字寫畫,往往便覺神散,神弱。

「能事不受相逼迫」,恐怕便正是這個意思。書畫藝術真的不能受逼迫,勉強逼出來的作品,有形而欠神,筆墨縱因嫻熟而佳,畢竟已落第二層次。

但有時工具也影響到書畫的風神,影響最大是紙筆,筆鋒太尖太長而無內,只用半鋒,線條亦嫌尖削,今日出產的毛筆,正有這種毛病。紙太綿,或者太脆,紙質都應與墨相應,寫出來的線條,不是鬆散便是生硬,因此便亦影響到書畫的神韻。

所以要得一幅入神的書畫,並非易事,除了藝術家本人修養之外,還有許多客觀條件,然後才能書畫入神。

但藝術家本人的修養,畢竟是最重要的事。沈尹默先生是近代著名的書家,他自己追憶往事,說自己年青時寫的字,有人批評為太俗,他因此切志讀書,後來便果然洗脫了俗氣。

俗,便是神俗之謂,並不指筆畫的結體,倘若神俗,筆墨縱佳亦不耐看,「招牌字」,「紙招字」,指的便是這種。還有形神俱俗的字體,從前的人稱之為「水牌字」,亦即茶樓酒家用水粉寫菜名,或者掌櫃先生舞毛筆寫菜單那種字體,似乎用筆龍飛鳳舞,可是卻往往其俗在骨。

去俗之道,必須如沈尹默之讀書養氣,養氣則神能清。

比沈尹默年齒稍尊的,有一位馬一浮,筆者很喜歡他的字,他是佛學名宿,然而結習未空,依然喜歡吟詩寫字,其字其 詩,便真可謂風神俊朗,風流蘊藉,當年寒舍曾藏有他的一幅條幅,那些字,初看不覺其美,可是看久了,卻覺得有一股異神的吸引力,引人非望上幾眼不可。能夠 這樣,書法便近乎入神了。

神與氣又不相同,例如吳昌碩的字,只是氣好,不是神佳,讀者如果仔細揣摸,應該便可以知道神與氣的分別。

筆者還想舉些通俗的例子,作為神與氣分別的體認──一個容光煥發的人,未必神佳,可能只是氣好,是之謂「氣色」; 相反,一個境遇不好的人,可能形容憔悴,但卻只是氣壞,而不是神壞。氣色衰而神色好的人,困境一過,便是一番局面。此猶之乎求漂母一飯的韓信,可以受胯下 之辱,一旦登壇,便可一洗頹氣。

所以神與氣相反,神比較接近先天,而氣則比較接近後天了。

Sunday, May 25, 2008

灣仔峽道 -> 紫蘿蘭山 -> 孖崗山

全程不少於 9 km in 280 min; avg 32 m/ min;2 km/ hr;用水 3 升 。

維園 -> 灣仔峽道
0000 灣仔峽道
0002 堅尼地道
0013 寶雲徑
0027 山頂道
0029 接上布力徑
0049 布力徑 / 中峽 交滙
小休
0051 起行
0053 H047
0102 南風道 / 布力徑 交滙
0106 H050
0116 大潭水塘道休息亭
小休
0125 起行
0132 開始衛奕信徑第1 段
0204 紫蘿蘭山頂 W007 (32 min,800 m,avg speed 25 m/ min)
0217 W007
0225 W005 (8 min,1000 m,avg speed 125 m/ min)
0226 紫蘿蘭山徑 / 衛奕信徑 / 大潭篤水塘 交滙
0230 淺水灣凹 (13 min,1500 m,avg speed 115 m/ min)
小休 半份午餐
0240 出發上孖崗北峯
0243 100 級樓梯 (3 min 44 sec,avg speed 0.45 step/ sec)
0247 200 級樓梯 (3 min 16 sec,avg speed 0.5 step/ sec)
0251 300 級樓梯 (4 min ,avg speed 0.42 step/ sec
0255 400 級樓梯 (4 min,avg speed 0.42 step/ sec)
0259 500 級樓梯 (4 min ,avg speed 0.42 step/ sec)
0303 600 級樓梯 (4 min ,avg speed 0.42 step/ sec)
0311 800 級樓梯 (8 min ,avg speed 0.42 step/ sec)
0315 900 級樓梯 (4 min ,avg speed 0.42 step/ sec)
0323 W003
小休
0345 出發
0352 上孖崗南峯
0406 W02 (21 min,500 m,avg speed 24 m/ min)
0440 赤柱峽道 (24 min,1000 m,avg speed 42 m/ min,1362 梯級)

許久沒行灣仔峽道,體力明顯進步,然而路斜,小腿下節受力大。第五次上孖崗山,可能由於新 gear 頗重,加上帶水 5 升,以致時間比上次差。落北峯左腿要用 patella stabilizer,下南峯要用雙 stick。體力最佳為首上紫蘿蘭山前的一段大潭水塘道。冰水敷面消暑極有效,不枉重重的背了一大程!

第一次上孖崗:1 hr 46 min (不計休息,分段時間為 32/38/27 min;休息 47 min )
第二次上孖崗:1 hr 22 min (不計休息,分段時間為 26/ 23/ 19 min;休息 14 min 連午餐)
第三次上孖崗:1 hr 19 min (不計休息,分段時間為 27/ 8/ 28 min;休息 8 min)
第四次上孖崗:1 hr 18 min (不計休息,分段時間為 26/7/ 24 min;休息 11 min)
第五次上孖崗:1 hr 33 min (不計休息,分段時間為 38/21/ 24 min;休息 22 min)



Saturday, May 24, 2008

Thursday, May 22, 2008

Arlene Goldbard's Summary of Nassim's Black Swan

You know how kids get a crush on someone, how for a time, their every thought and feeling is enlivened by the uncanny existence of the Object of Desire? Reluctantly, I admit this describes my intellectual life. I live for those moments when I discover a new mind, one that illuminates a facet of the world I have not previously been able to bring into focus. I read, I listen, I obsess over my new crush’s thoughts. I have the feeling that integrating them will change my mind, the way a new couch or table refocuses an entire room. I crave that change, and at the same time, I don’t want my new crush to displace the beloved old crushes lounging in the cozy armchairs of my awareness.

Meet Nassim Taleb, a thinker who just might clash with the furniture. Since I discovered him a few days ago, I’ve been downloading, ordering books and listening to podcasts. Go to EconTalk for the best podcast, Taleb’s Web site for links to most everything, and Wikipedia for an overview.

Here are all the caveats: this is a supremely confident (I forbear to say arrogant because I like his mind so much), elite personage whose interest in financial markets I don’t really share, whose politics appear to be of the Olympianlibertarian variety and whose grasp of the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so far exceeds mine it might as well be Greek (or Lebanese, as he is by birth). But I promise you, the underlying ideas are well worth the journey.

What Taleb has already given me are much better reasons than my own instincts to do two things I’ve been advocating loud and long: distrust predictions and question theories. One of his main rhetorical devices is to imagine two realms.

Mediocristan is “the province dominated by the mediocre, with few extreme successes or failures. No single observation can meaningfully affect the aggregate. The bell curve is grounded in Mediocristan.” For example, concrete physical realities with limited ranges, like human height or weight, express Mediocristan. If you sample a thousand human beings, plotting their heights, you’ll get a result that looks very much like a bell curve, with most people clustered within a close range, and few that are markedly shorter or taller than that range. Within that sample, the presence of a few little people or basketball players won’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average, the median or the whole.

Extremistan is “the province where the total can be conceivably impacted by a single observation.” For example, there is no intrinsic limitation on income. Randomly choose a thousand humans from the poorest nation to the richest: if Bill Gates is included in the mix, he will significantly throw off the average, the median, and the whole. His presence creates
a complexity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regularity of Mediocristan.

Taleb argues convincingly that we treat far too much of our reality as if it were Mediocristan when in fact much of it often behaves like Extremistan, where there are occasional “black swans” (his name for the unexpected event and the title of his most recent book) among the white. So, for example, out of the many thousands of books, films and recordings released each year, a small number will account for the largest part of sales, and it is not possible to predict with certainty which of the many works released will find black swan-style success (or failure). Indeed, in any endeavor susceptible to notable, unpredictable exceptions, no amount of examining the past will enable us to foretell the future.

What’s going on here? Taleb discusses man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our tendency to see our world as Mediocristan. There is the fact that our brains evolved long ago to deal with a world with many fewer variables, much less organized information, and a vastly smaller number of theories to explain them. The more complex any given situation, the larger number of examples you need to understand what is happening there. For instance, sampling the sales of a few dozen
published books each year won’t tell you much about the prospects of the thousands of others not sampled. It’s just as likely as not that your sample would include one or more black swans—unexpectedly huge winners or losers—so anything you might conclude based on it would not be generalizable to the rest.

Yet it is plain to see that we have a powerful (one might say inbuilt) desire to figure things out, and we like it best when they fall into stable, understandable and predictable patterns. So over and over, we surrender to that desire, generalizing on the basis of too little information and coming up wrong.

If I place a few winning bets, I might conclude I am a skilled gambler, even though all that actually happened was a short run of luck. So many Hollywood careers have that trajectory: an early black swan of success is chased by financiers wanting to invest in the next blockbuster, only the second film is a plain old white swan and the one after that an ugly duckling, and all the investors are puzzled as to how they could have been mistaken…until the next black swan comes along.

I love what Taleb has to say about inventions, how almost all of the discoveries that have had tremendous impact on our culture were accidents in the sense that they were discovered while searching for something else. Because of hindsight bias, he says, histories of economic life and scientific discoveries are written with straightforward story lines: someone set out to do something and succeeded, it’s all about intention and design. But in truth, “most of what people were looking for, they did not find. Most of what they found they were not looking for.” Penicillin was just some mold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another lab culture; lasers at first had no application but were thought to be useful as a form of radar; the Internet was conceived as a military network; and despite massiv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funded cancer research, the most potent treatment—chemotherapy—was discovered as a side-effect of mustard gas in warfare (people who were exposed to it had very low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Look at today’s biggest medical moneymakers: Viagra was devised to treat heart disease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It’s interesting to think about this in career or relationship terms, realms full of complex human variables. Taleb points out that tons of books and gurus are based on asking the successful to explain how they got there. Typically, big winners in both business and love say it took good ideas and lots of hard work. But these are just stories people generate out of the need to explain, because many big losers also had good ideas and worked their butts off, with the opposite result.
This is so commonsensical that it ought to be obvious, but as Taleb says, we suffer so badly from the “confirmation error”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to confirm a foregone conclusion or belief system), we are thrilled to the point of stupidity when someone publishes a book or otherwise propounds an idea that confirms our hunches.

Guilty as charged. There’s no denying that Taleb confirms some of my pet observations. For example, isn’t the following entry from his glossary delicious?

Empty-suit problem (or “expert problem”): Some professionals have no differential abilities from the rest of the population, but for some reason, and against their empirical records, are believed to be experts: clinical psychologists, academic economists, risk “experts,” statisticians, political analysts, financial “experts,” military analysts, CEOs, et cetera. They dress up their expertise in beautiful language, jargon, mathematics, and often wear expensive suits.

Many such experts have made their reputations by giving retrospective explanations for events, often delivered in the type of neat theoretical package that satisfies the desire for a story confirming our beliefs or reinforcing our sense of security. But being able to make up a good story after the fact is meaningless; the only thing that can count as true understanding, that can truly test a theory, is accurate prediction, and there we have fallen far short of success.

Mostly, I think, our theorizing is useless at best, dangerous at worst.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had the following experience? You become aware of two different physical symptoms at the same time, say a headache and a rash. In the privacy of your own head, you develop a hypothesis that links them: the same naughty bacterium is nibbling at your brain and your epidermis. Then you go to the doctor and are surprised (and relieved) to learn the rash is poison oak and the headache too much wine.

Just so in the news. Because we love things to make sense, because we are always on the lookout for correlations (and willing to settle for cleverly packaged coincidences in their place), any study that seems to satisfy these desires gets column-inches, but there’s no room to print the fact that a dozen other teams of researchers looked at the same phenomena without turning up a meaningful correlation. For every scientific experiment or medical study that produces a startling (if short-lived) conclusion that feeds our desire for orderly sense, there are countless studies that generate inconclusive or negative results.

Lately, I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a problem that Taleb alludes to in even the bit of his thinking I’ve already read and heard. We are surrounded by a gargantuan news- and information-generating apparatus. Its appetite is enormous, as it must poop out vast quantities of airtime and newsprint every day. Consequently, we have story after story about results
that turn out to be irreproducible (every week bringing its news flash of soon-to-be supplanted miracle cures and diets, instance) and a glut of theories as to why the economy works (or doesn’t), how to reduce crime, how to improve education, and so on. We broadcast a whole flock of black swans every evening—uncanny accidents, rare occurrences, terrible risks gone wrong—which normalizes them in our minds, so that our estimation of their likelihood is amazingly skewed. From what I can see, this glut is making us less and less able to cope.

Taleb’s sense of our problem is that we do not know how much we don’t know. He has a challenging task in drawing useful advice out of uncertainty. I’m looking forward to reading his books, but in the meantime, I am entertaining a few ideas his work seems to suggest:

Since we can’t control unpredictable events, we should accept uncertainty and seek to maximize our exposure to serendipity, as by putting ourselves in the way of new ideas.

Since there is such danger in accepting conclusions based on too little information simply because they confirm our beliefs, we should try to remain aware in the present of what we are doing, paying attention to what actually happens and refraining as far as possible from imposing theories on our experience.

We should recognize our poor record as a species in predicting the future, that we are much better at doing than knowing. Some things are more predictable than others: we are safe enough in expecting tomorrow’s sunrise to plan on breakfast. We can start noticing which situations are most susceptible to black swans, and when we encounter them, remember how little we truly know so our ignorance doesn’t lead us around by the nose.

I hear my old crushes—Paul Goodman, Paulo Freire, Isaiah Berlin—grumbling a little at having to move their armchairs back to make room for this upstart. But really, he fits right in. Goodman wrote eloquently about the slavishness expressed in our devotion to experts; Berlin rejected most theorizing about human beings as “grotesque,” and Freire made us understand the disabling effects of allowing certain ideas about ourselves to dominate our minds. In truth, they seem very happy to meet Nassim Taleb, another uncolonized mind. And so am I.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Wednesday, May 9th, 2007 at 11:56 pm and is filed under Reading, listening & viewing.

虛 雲 和 尚

人 性 的 光 輝 , 如 果 只 在 大 災 難 中 才 見 得 到 , 有 什 麼 用 ? 民 國 時 代 , 有 一 位 高 僧 , 名 叫 虛 雲 老 和 尚 。 虛 雲 是 湖 南 人 , 生 在 鴉 片 戰 爭 那 一 年 , 在 福 建 出 家 , 周 遊 中 國 , 他 橫 跨 兩 朝 , 活 了 一 百 一 十 二 歲 。
虛 雲 時 時 講 佛 , 但 有 時 也 向 信 眾 說 一 些 他 經 歷 的 見 聞 。 義 和 團 作 亂 的 時 候 , 虛 雲 在 北 京 , 後 來 , 他 告 訴 人 這 樣 一 件 事 , 很 珍 貴 , 也 很 有 趣 :
「 我 在 滿 清 時 , 當 義 和 團 作 亂 , 八 國 聯 軍 入 京 。 當 時 光 緒 皇 帝 沒 法 抗 衞 , 只 好 跟 慈 禧 太 后 逃 難 。
那 時 在 庚 子 年 七 月 間 , 我 們 一 路 由 京 中 徒 步 起 行 晝 夜 奔 逃 , 出 萬 里 長 城 , 再 進 入 雁 門 關 , 光 緒 的 皇 帝 架 子 , 一 點 也 沒 有 了 , 什 麼 苦 也 吃 得 了 。 這 是 什 麼 緣 故 呢 ? 因 為 八 國 聯 軍 要 他 的 命 ! 所 以 顧 不 得 什 麼 宮 妃 彩 女 , 金 銀 財 寶 了 , 只 得 一 切 放 下 來 逃 命 。
但 是 他 到 陝 西 後 , 由 岑 春 保 駕 , 李 鴻 章 等 與 聯 軍 議 和 , 清 帝 回 京 依 舊 做 皇 帝 , 他 的 皇 帝 架 子 馬 上 拿 起 來 了 , 什 麼 苦 也 不 能 吃 了 。 請 諸 位 想 想 看 : 這 是 什 麼 原 因 呢 ? 大 家 都 知 道 , 被 皇 帝 二 字 害 了 , 所 以 他 放 不 下 。
自 古 世 間 上 的 人 , 被 環 境 所 逼 , 偶 一 放 下 的 也 很 多 , 可 是 這 不 是 真 的 放 下 , 沒 有 啥 用 。 」
這 番 話 , 見 於 虛 雲 老 和 尚 口 述 的 《 禪 七 開 示 錄 》 。 光 緒 皇 帝 一 副 愁 眉 苦 臉 的 憂 患 相 , 在 中 國 民 間 戲 劇 的 形 象 很 好 , 民 間 同 情 他 , 知 道 他 上 頭 有 慈 禧 太 后 壓 , 壯 志 難 伸 。 但 在 逃 難 前 後 , 光 緒 的 兩 副 嘴 臉 , 歷 史 學 者 沒 有 記 下 , 虛 雲 老 和 尚 立 此 為 照 。
一 九 九 八 年 , 香 港 也 經 歷 了 股 災 , 金 融 地 產 泡 沫 , 一 夜 爆 破 , 那 時 社 會 政 商 精 英 站 上 台 做 騷 , 呼 籲 香 港 人 : 大 家 要 腳 踏 實 地 呀 , 不 可 以 盲 目 炒 股 票 呀 , 香 港 的 經 濟 , 需 要 實 在 的 工 業 , 高 科 技 知 識 呀 。 大 家 一 起 手 牽 手 , 熱 淚 盈 眶 地 高 唱 《 獅 子 山 下 》 。
那 時 候 , 我 就 想 起 虛 雲 和 尚 的 這 個 小 故 事 。 今 天 股 市 地 產 、 消 費 自 由 行 , 照 樣 炒 泡 沫 , 暴 發 一 樣 不 可 一 世 , 還 有 誰 記 得 一 九 九 八 年 ? 這 就 是 虛 雲 說 的 : 為 環 境 所 迫 , 不 是 真 的 , 這 方 面 中 國 的 成 語 很 多 : 「 可 以 共 患 難 , 不 可 以 共 富 貴 」 、 「 一 闊 臉 就 變 」 、 「 好 了 瘡 疤 忘 了 痛 」 等 等 , 見 得 多 了 , 對 吧 ?
所 謂 人 性 的 光 輝 , 只 在 股 票 下 挫 二 萬 點 , 死 人 四 五 萬 的 時 候 才 會 散 發 , 代 價 未 免 太 昂 貴 , 人 命 也 未 免 太 cheap 了 吧 ? 沒 有 地 震 的 時 候 , 如 果 「 人 性 光 輝 」 遍 地 普 及 , 哪 來 這 許 多 豆 腐 渣 房 子 ? 見 天 災 , 念 虛 雲 , 許 多 事 , 看 透 了 , 就 明 白 其 中 的 虛 妄 。

Tuesday, May 20, 2008

縱走金馬倫山

正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一景還比一景美。於四月中旬首次登上聶歌信山時的景色一直縈繞在心裡,已為已經找到了欣賞港島景致的最佳位置。聶歌信山確是欣賞黃泥涌峽及深水灣景色的一處好地方,奈何由於聶歌信山山頂被高樹及發射站阻擋,並未能清楚細看港島南區及北岸的景色。

相 比之下,與聶歌信山遙遙對望、高度相約的金馬倫山便座擁真正三百六十度的港島景色。金馬倫山位於港島的中央,極具軍事價值,這似乎可解釋為何金馬倫山成為 抗日戰爭時的一個重要據點。於金馬倫山主峯,從西面的太平山、歌賦山、灣仔峽、跑馬地以至東面的柏架山盡入眼簾;亦可眺望維港對岸的九龍半島,從東面的大 上托至西面的青衣島及青馬大橋;





向南縱走不消一分鐘便到達金馬倫山的副峰。於此,可欣賞港島南區的深水灣、熨波洲、黃竹坑、香港仔、鴨脷洲以至南丫島。



接近布力徑的金馬倫山東脊,有一天然石台可近觀黃泥涌峽及跑馬地一帶的景色,相信是欣賞跑馬地馬場的最佳位置。難怪抗日戰爭時金馬倫山成為一個重要的據點。



相 比聶歌信山的整齊木砌水泥石級,登上金馬倫山的路徑可算崎嶇得很。郊遊地圖顯示有三條登上金馬倫山的路徑,分別為於中峽道的西路、港島徑第四段中峽道石屎 路泥路交匯處的南路、以及位於中峽布力徑引水道的東路。三條路徑均是崎嶇難行,路徑不明顯且長滿與人高度相約的灌木林。


我們經過仔細研究,認為從中峽道的西路登山較有把握,因為入口非常容易辨認,乃於中峽道15號旁邊的登山梯級,旁邊有一小溪澗。沿着石級上行不久,留意右方繫有布條的位置,離開梯級進入水管路。


中峽道的西路基本上是沿着水管而行,直至到達一個較大的澗位時需要跨過溪澗對面方接回水管路。沿途上攀直至到達一處平緩的地台,便應看見廢棄的配水庫。於此,小心留意東面的方向,應不難察覺紅色布條引領的路徑。


跟隨紅色布條前行不久,會遇見地圖所示的岔口,分別是登上金馬倫山主峯的南路及經金馬倫山東脊下降至布力徑的東路。兩條路均繫有布條。


我們於岔口轉向南面走,大概十分鐘便抵達金馬倫山主峯。於主峯飽覽港島北面及九龍半島的景色後,沿南路下降至設有天然石台的金馬倫山副峰。於此,可欣賞港島南區以至南丫島一帶的景色。



鍳於地圖顯示南路下降至港島徑第四段中峽道石屎路泥路交匯處非常陡斜及密林閉天,我們決定返回登上主峯前的岔口經金馬倫山東脊下降至布力徑。金馬倫山東脊也是非常險要,但沿途只要跟着水管路走應可沿引水道平安抵達布力徑。


可是由於布力徑的出口正進行護土牆工程,離布力徑數十米的山坡成為了工地,因而切斷了引水道,我們硬着頭皮要從幾十米高的斜坡滑下來,弄得全身也是沙泥,真是惱人。

踏蹺徑直薄柏架山巔

香港島地勢,山巒起伏,平地不多,島上南北兩地為一列山嶺所隔,在這列連綿山嶺之中,無論知名度、高度、抑或交通上的方便程度,應以西部扯旗山為首,可謂一時無兩;東部柏架山,高度略為遜色,但仍足以與之分庭抗禮,至於其他方面,雖難相提並論,但亦不代表並無可取之處。

琴絃石  柏架山以北,筲箕灣至西灣河一帶,舊有寮屋區於清拆後,今已建成公屋及居屋多幢,分別為興東鸷、東熹苑、耀東鸷和東駿苑。一條源自柏架山的山坑在東駿苑金 駿閣小花園旁轉為暗渠,「接口」處以鐵籠盛載石塊築成堤壆,以防突發洪流。由小花園進入山坑,當然沒有徑路可循,但是慣於山野走動的行友,自然有他們的辦 法。澗道開揚寬闊,走來沒有多大困阻,是這條山坑的特色,途中見一巨石,高約三米,形如豎琴,「琴絃」竟是雨水在石頭表面流過的痕跡。

將軍石  繼續沿澗上溯,至引水道尾時左折,前行不遠,有木板跨接引水道兩旁,此處正是登山之途。朝著山頂雷達站方向,在灌木叢中循路胚上行,對一般行友而言,一點 也不難應付。登山途中,有大小兩石相疊於道旁,形如半身人像雕塑,名曰「將軍石」,附近還有石塊,酷肖其他物體,遊人只要適當運用本身的想像力,自然有所 發現,坐臥石上,可盡覽維多利亞港東部兩岸景色。

  離開「將軍石」,向山頂部分進發,路面跟剛才所走過的,沒有多大分別,偶爾遇到過分茂密小樹,對遊人卻未造成障礙。山徑頂部接入柏架山道前的一段,須穿越 一個小叢林,但通行並無甚麼困難。柏架山道是一條由則魚涌電車路通上柏架山頂的限制車路,大風坳以下部分,頗受晨運客及郊遊人士歡迎,假日期間,如鯽遊人 於途中絡繹不絕。

柏架山頂雷達站  柏架山頂,數峰並起,主峰位置偏南,較能保持山的原貌,海拔高度五百三十一米;北面兩副峰,頂上為雷達站所據,站外築有環山小路,可俯視四周景色,電訊公 司亦在附近設有無線電發射站。沿柏架山道下走大風坳,皆因需求殷切,開始見有郊野公園設施;港島徑自畢拿山頂經此下大潭水塘,這裏便是當年啟用典禮的舉行 地點。

山上的無線電發射站  續沿柏架山道下山,有支路金督馳馬徑與衛奕信徑旁引,前者可經寶馬山至黃泥涌峽,大部分為平坦山徑,惟行程較長;後者部分身兼裵魚涌樹木研習徑之職,可經 南豐新鸷出太古地鐵站,途中除可透過說明牌對一些樹木加深認識外,更可見到兩組大戰遺物------爐灶,這些據說建於一九三八至三九年間的設施,乃當年 政府準備長期作戰,並向市民提供於戰亂期間作為後援之用,只惜本港於短時間內失守,這兩批爐灶並未正式使用過。

  柏架山以北,是繁盛商住區域,與南面優美水塘區性質迥異,景物也截然不同,但作為近郊短線,亦不失為一不錯選擇。

  參考地圖:香港島郊區地圖。

  交通資料:110號佐敦道碼頭----筲箕灣、606號彩雲----小西灣隧道巴士與99號海怡半島----筲箕灣城巴均繞道途徑耀東鸷;灣仔碼頭開2A與筲箕灣開2M港島線巴士更可直達耀東鸷。

聶高信山

聶高信山攀南崖 直壁橫行過險境

聶高信山位於港島中,與金馬倫山及紫羅蘭山並列,山高四百三十米,是港島其中一座陡峭的高山,最教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東南脊上的大石塔「面具石」,以及布力徑對上的聶高信南崖,亦即今次驚險路铫的目的地。

我們從黃泥涌出發,轉入布力徑,穿過豪宅區後,再進入限制車路。前行不久,便會望見「面具石」,朝覑巨大的石塔前行,你會發現護土牆旁邊有一條顯見的山路 通往「面具石」,那是歸程路。繼續沿布力徑進發,等待南崖的出現,當走近崖底時,望見那筆直的陡崖,心頭不禁一寒,但經過細心觀察,原來陡峻之下亦有險棧 可行。

聶高信南崖大致可分為三層,全部都是約六十至七十度的斜坡,屬於危險難攀。我們開始上攀,並決定由一條石隙攀上第一層,石隙內有一些細小的腳踏位及植物, 可助攀爬。大家各師各法,經過一番掙扎,終登上石隙。石隙上橫望右崖,是一幅又直又滑的大板坡,我們決定穿越樹叢坑道攀上第二層崖頂,然後向右橫移,前往 第三層主崖,雖說橫移,但那只有十數厘米的闊度,加上垂直懸空的感覺,令人舉步為艱,幾經躊躇總算到達主崖。

主崖八十度垂直,令人望而生畏。沿崖正攀而上,你會發現很多精采的石景,如崖中的石塔及石柱,各自站在岩崖上。走過石塔及石柱後,一步一步向右邊石景進 發,越過「聶南雙塔」,踏上又細又險的「踏板石塔」,再攀上垂直的「積木石塔」,一幕幕驚險鏡頭盡現眼前,終於有驚無險地到達崖頂,完成南崖行程,接覑前 往「面具石」。

在南崖頂上可發現隱蔽山路,沿路前行,便會到達「面具石」,在此遊玩一番。那一群由巨石堆疊出來的石塔下,原來有一條石峽,可以從左至右欣賞「面具石」,更能體驗那高危聳立的感覺。

笑覑玩覑,遠望海洋公園已燈火通明,原來太陽早已下山,接回出發時所見的山路,結束今次驚險之旅。

注意事項﹕此路铫難度極高,且攀崖過程十分危險,出發前須做足準備功夫,並與資深行山人士同行。

越野雄心是由一群熱愛行山的義工組成,定期舉辦野外活動,遊走山頭野嶺,攀石越澗,並將沿途見聞公諸網站分享。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




雞公嶺

廣闊景致盡情拍
雞公嶺上擁抱大地


秋高氣爽,加上難得的藍天與白雲,實在禁不住登山的衝動。今次選遊元朗的雞公嶺,山路不算崎嶇,山頂可鳥瞰青裢山野及廣闊田原,居高臨下,優美景致盡收眼簾,亦提供了不少拍攝大自然沙龍的好題材。

出發

登遊雞公嶺的起點為逢吉鄉,乘西鐵於元朗站下車,再轉乘603號專铫小巴,於逢吉鄉垃圾房附近見分叉路口下車,見左面有類似郊遊徑的木牌,登山入口就在木牌前的電塔側。

廣角鏡攝盡風光

上山的入口比較隱蔽,水泥石級先經一個大電塔,再上的山路是由木及泥混成的梯階。緊接便是一大段陡峭的木梯山路,行了數十米左右,同行友伴已紛紛停下休 息,亦乘時拍攝四周風景,極目遠處的錦上路、石崗,還有南生圍、后海灣,二百七十度無遮無擋的風光,全被攝進廣角鏡頭之內。再抬頭一看,多架小型飛機於長 空掠過,襯托覑藍天與白雲,實在美如圖畫。

秋涼輕風退倦意

雖則時值秋季,但太陽仍然猛烈,到達近一百公尺的發射站後,必須來個小休,回氣兼回魂。稍作休息後,便向覑山上第一個三角網測柱進發。這段路程相對較易應 付,加上陣陣秋風輕拂,帶來「天然冷氣」般的清涼,令步伐也變得輕快起來,不經不覺便到達網測柱。環山小湖、彎曲海岸,都是攝友的拍攝題材。拍攝過後,繼 續進發,目標是雞公山嶺頂。

無敵景致攝不停

終於登上雞公嶺,眺望整個元朗平原,以積木樓房作陪襯,其壯觀景致足以忘卻登山的辛苦。上山路難,下山路也不好走,路面濕滑,碎石滿布,必須分外小心,但 沿途景色同樣相當吸引,粉錦公路旁的田地,遠遠的北大刀屻,加上斜陽側光,相機快門聲又再響個不停。不消一會,已抵達終點蕉徑村,結束旅程。

實用資料

去程﹕西鐵元朗站轉乘603號小巴抵逢吉鄉。

回程﹕於蕉徑村乘77K巴士往西鐵元朗站。

攝影器材﹕建議一支廣角鏡如12-24mm,以及一支70-200mm長鏡便足夠,偏光鏡不可少。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


登遊元朗雞公嶺路线圖 / 雞公嶺北脊氣勢更壯 / 山路不算難行,但也要格外小心。

細心遠望,遠處是西鐵,近處則是排洪渠 / 休息期間,可拿相機遠攝錦田河南生圍交界景致。

望向遠處,可看到錦繡花園的全貌 / 起步不久,已見目標雞公嶺就在眼前。

從山上可眺望牛潭尾軍營。

Sunday, May 18, 2008

小馬山、畢拿山、栢架山、孖崗山

全程不少於 15 km in 774 min; avg 19 m/ min;1.2 km/ hr;用水 3 升 (落孖崗北峯飲完)。

分段時間:
0000 栢架山道
0011 紅屋
0016 MPK42 水渠位上
0026 觀音像
0035 W016
0059 小馬山橋 (上小馬山)
0123 W014
0128 接上港島徑
0138 H056
0142 畢拿山
經天梯落
0151 大風拗
小休
0155 出發
0225 栢架山氣象站
0320 大風拗
小休
0330 沿野豬徑路牌落大潭
0400 右轉港島林道美景段
0425 接上港島林道栢架段往下行
0449 大潭中水塘
小休
0454 出發
0535 淺水灣凹
0536 上孖崗北峯 (紫崗橋起計)
0542 200 級樓梯 (6 min,avg speed 0.27 m/ sec)
0547 400 級樓梯 (5 min,avg speed 0.6 m/ sec)
0559 800 級樓梯 (12 min,avg speed 0.5 m/ sec)
0602 W03 (26 min,500 m,avg speed 19 m/ min, 945 梯級 )
小休
0608 出發落孖崗北峯
0618 上孖崗南峯
中段小休 5 min
0630 W02 (12 min,500m,avg speed 0.8 m/ sec)
0654 赤柱峽道 (24 min,1000 m,avg speed 41 m/ min,1362 梯級)

第四次上孖崗山,繼續運用『數步一歇』方法上梯級,全程加上放輕雙腿,所錄時間亦有進步。冇用 patella stabilizer 和 stick。體力最佳為首兩小時。在加長行程下仍能做出比第上一次更佳時間,可惜是未能找到小路上栢架山山頂,來來回回浪費了體力。

第一次上孖崗:1 hr 46 min (不計休息,分段時間為 32/38/27 min;休息 47 min )
第二次上孖崗:1 hr 22 min (不計休息,分段時間為 26/ 23/ 19 min;休息 14 min 連午餐)
第三次上孖崗:1 hr 19 min (不計休息,分段時間為 27/ 8/ 28 min;休息 8 min)
第四次上孖崗:1 hr 18 min (不計休息,分段時間為 26/7/ 24 min;休息 11 min)





Saturday, May 17, 2008

大 丑 臣

倫 敦 市 長 尊 遜 , 是 一 位 棟 篤 笑 匠 , 倫 敦 的 選 民 投 他 一 票 , 是 為 了 一 種 集 體 回 憶 。
撲 克 牌 有 一 張 百 搭 牌 , 叫 做 Joker 。 Joker 不 全 是 小 丑 的 意 思 , 指 宮 廷 專 在 國 王 御 前 說 笑 話 的 人 , 叫 做 「 丑 臣 」 。
在 中 世 紀 的 英 國 , 國 王 喜 歡 僱 用 一 個 搞 笑 的 專 家 , 在 大 宴 群 臣 的 時 候 , 講 幾 個 笑 話 。 這 個 爆 笑 的 能 手 , 當 時 叫 做 Jester 。 有 時 候 , 國 王 的 脾 氣 不 好 , 討 論 國 事 的 時 候 , 稍 不 如 意 , 就 要 下 令 殺 人 , 說 笑 話 的 這 個 丑 臣 , 就 要 鑑 貌 辨 色 , 在 氣 氛 緊 張 的 時 候 說 一 個 笑 話 , 或 者 把 自 己 當 做 瓜 , 故 意 說 一 句 蠢 話 。 國 王 噗 嗤 一 聲 , 笑 了 出 來 , 本 來 浮 現 的 殺 機 , 也 就 一 掃 而 空 。
王 室 有 一 個 丑 臣 , 就 預 防 了 君 主 的 專 權 獨 裁 。 有 時 候 , 某 一 個 大 臣 說 了 一 句 實 話 , 觸 怒 了 國 王 , 滿 朝 文 武 , 眼 看 國 王 的 臉 色 不 對 了 , 都 會 瞪 眼 看 丑 臣 。 丑 臣 要 有 急 才 , 馬 上 跳 出 來 講 一 句 笑 話 , 國 王 笑 了 , 群 臣 也 鬆 了 一 口 氣 。
在 沒 有 甚 麼 言 論 自 由 的 時 候 , 丑 臣 可 以 防 止 國 王 蛻 變 為 暴 君 。 丑 臣 一 人 繫 天 下 之 安 危 , 他 的 一 句 爆 笑 , 可 以 化 解 無 數 人 頭 落 地 的 慘 劇 。 傑 出 的 丑 臣 , 跟 國 王 一 樣 名 留 青 史 。 亨 利 八 世 僱 用 的 丑 臣 , 名 叫 森 瑪 士 。 莎 士 比 亞 的 劇 , 多 有 丑 臣 的 角 色 , 在 悲 劇 中 , 丑 臣 的 插 科 打 諢 , 像 吃 羊 排 時 的 綠 色 薄 荷 醬 , 為 悲 哀 的 氣 氛 加 添 一 點 調 味 品 ; 在 喜 劇 中 , 丑 臣 的 蠢 話 , 在 情 節 的 發 展 之 外 , 讓 觀 眾 的 神 經 鬆 弛 一 下 , 莎 士 比 亞 的 作 品 像 妙 手 的 烹 飪 , 劇 中 的 丑 角 , 有 時 丑 角 的 獨 白 還 有 伏 筆 , 就 是 糖 、 醋 、 醬 油 , 東 灑 兩 滴 , 西 放 一 把 , 美 味 得 不 得 了 。
英 國 的 丑 臣 , 到 十 七 世 紀 平 民 革 命 、 英 王 查 理 一 世 之 後 沒 落 了 , 因 為 把 查 理 一 世 砍 頭 的 克 倫 威 爾 , 生 性 太 嚴 肅 。 丑 臣 失 業 了 , 流 落 民 間 , 出 現 在 歌 劇 和 舞 台 上 。 他 們 戴 彩 色 的 三 角 帽 子 , 帽 端 有 一 個 小 絨 球 , 觀 眾 不 滿 足 於 只 說 笑 話 , 他 們 還 要 翻 觔 斗 、 扮 低 能 , 然 後 演 變 為 向 臉 上 互 擲 蛋 糕 的 硬 滑 稽 , 就 變 成 了 小 丑 ( Clown ) 。
幽 默 感 就 是 從 古 老 的 丑 臣 傳 下 來 的 。 丑 臣 其 實 是 很 重 大 的 人 物 , 他 們 不 像 中 國 的 岳 飛 、 李 鴻 章 、 翁 同 龢 , 不 必 繃 一 張 臉 。 他 們 也 不 必 做 魏 徵 之 類 的 忠 臣 , 要 向 皇 帝 「 進 諫 」 。 有 甚 麼 好 「 諫 」 的 ? 說 一 句 笑 話 就 得 了 。 中 國 東 漢 時 有 一 個 東 方 朔 , 後 來 沒 有 了 , 卻 有 大 把 太 監 。
選 一 個 說 笑 話 的 人 當 倫 敦 市 長 , 舉 重 若 輕 , 才 擁 有 真 正 的 「 軟 力 量 」 , 這 一 點 , 盛 產 太 監 的 地 方 , 是 永 不 可 能 明 白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