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June 22, 2011

蔣介石與汪精衛爭權的內幕 (山中札記 )

蔣介石與汪精衛爭權的內幕(上)

            
         
    1925 年7月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汪精衛爲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胡漢民任外交部長,廖仲愷爲財政部長,許崇智爲軍事部長,譚延闓、伍朝樞、朱培 德、林森爲常務委員。前排從左至右譚延愷、許崇智、汪精衛、胡漢民、孫科、廖仲愷、林森。後排從左至右爲:古應芬、程潛、伍朝樞、朱培德等。
蔣介石與汪精衛
  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打擊共產黨,迫走汪精衛。
                      
1925年的蔣介石
  事情發生之前,汪精衛對自己的地位很自信。他資歷深,又是孫中山遺囑的起草人……,這些資本,他獨有,誰也無法與之相比。他是國民黨左派,共產國際和蘇俄的代表、共產黨合作者,國民黨內的革命派對他沒有異議。
            
汪精衛和陳璧君
    3月19日汪精衛病了,請假不到國民政府辦公。他躺在樓上廳裏一張帆布床上,面色蒼白,夫人陳璧君和曾仲鳴夫人方君璧在旁照護用藥。自20日早晨起,陸續 有人來報告說:外面戒嚴;俄國顧問的公館和省港罷工委員會被包圍,兩處衛隊槍械被收繳;海軍局長兼中山艦長李之龍被扣,海軍局和中山艦被佔;國民革命第一 軍黨代表無論是否共產黨,已於昨日下午全體免職,概行看管;蔣介石佔了廣州東門外造幣廠的舊址做司令部等等。他疑惑不解。而譚延闓、朱培德又受蔣介石之 託,轉呈一封蔣介石給汪精衛的親筆信,信中說共產黨圖謀暴亂,不得不緊急處置,請求主席原諒云云。
    
   廣州黃華路上的造幣廠遺址
 (黃華路4號省委黨校)
名稱 
等級
地點
簡介
廣東造幣廠舊址
市級
黃華路4號省委黨校內
晚清近代工業發展的重要工廠遺址
        

    汪精衛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憤慨地說:「我是國府主席,又是軍事委員會主席,介石這樣舉動。事前一點也不通知我,這不是造反嗎?」他激動得從床上坐了起來,一陣頭暈又倒下去。
    譚延闓、朱培德都說:「我看介石是有點神經病,這人在我們看來,平常就有神經病的,我看我們還得再走一趟,問問他想什麼和要什麼再說。」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925年7月3日正式成立,以汪精衛、蔣介石、胡漢民、譚延闓、朱培德、許崇智、伍朝樞、朱培德八人為委員,汪精衛兼任軍事委員會主席。此為軍事委員會成立時委員合影。前排自右往左為朱培德、伍朝樞、譚延闓、胡漢民、汪精衛、許崇智。
  事前,人們從外表看上去,蔣介石和共產黨合作得好好的,和汪精衛的交情也不淺,為什麼蔣介石突然做出這類明顯與共產黨為敵,對汪主席不敬之事? 他們懷疑蔣介石有神經病,不無道理。
             
  汪精衛仍很激動,不顧身體有病,站起來穿長褂,要和譚、朱同去造幣廠。長褂還沒穿好,又暈倒在床上。陳璧君焦急地勸阻:「你身體這樣是不能去的。」
        
                 汪精衛與蔣介石
  汪精衛說:「好!等你們回來再說罷,我在黨內有我的地位和歷史,並不是蔣介石能反掉的!」
  蔣介石製造出這麼大一個事件,如何自圓其說?矛頭對著誰? 當然這是政治上的翻雲覆雨,蔣介石並沒有神經病。

           
                        鮑羅庭
  3月22 日,蔣介石對蘇俄駐廣州領事館代表說:「對人不對俄(國)」。要求俄國軍事顧問季山嘉回俄;鮑羅庭速歸廣州。同日,開中央政治委員會會議,決議令季山嘉離 粵回俄,撤出第二師各級黨代表,查辦「不軌」軍官。因為汪精衛是中政會主席,他臥床不起,所以會議在汪精衛家裏開,汪精衛躺在床上,大家圍床而坐。據參加 會議的陳公博觀察,那天蔣介石的表情不很坦然,「他本來平時就不大說話,那天更少說話,似乎有點倔強,也似乎有點愧怍。」會後,在25日,蔣介石對軍委會 有一個呈文,說是:18日中山艦擅自駛抵黃埔軍校前,偽稱奉校長命令來守候;19日該艦又於深夜開回省城,無故升火達旦。為防其擾亂政府,採取緊急處理措 施:扣海軍局代理局長李之龍嚴訊,派軍隊於廣州附近戒嚴。由於事起倉猝,來不及報告,不得已而臨機處理,專擅之罪不敢辭,自請從嚴處分。
  可是,共產黨陰謀暴亂、中山艦無故升火之類,都是謊言,蔣介石心裏最明白不過。中山艦開赴黃埔,有3 月18日軍校駐省辦事處公函;其19日回省城廣州,經電話請示蔣介石批准的。李之龍是共產黨員、中山艦艦長、海軍局代理局長,被扣受審時,將軍校駐省辦事 處公函及全部事實擺在會審公堂,真相大白。既不是共產黨暴亂,也不是李之龍反叛。蔣介石事後聲明:「我絕不承認三月十八那天的事件,共產黨有什麼陰謀在 內」。我可以明白宣佈:「三月二十日的事件,完全與共產黨團是沒有關係的!」不僅如此,他還聲明:要維護共產主義,「所以我說反共產主義,就是反三民主義 的口號」;並非包圍俄國顧問住所,「乃因部下誤會,致有妨俄顧問出入,此亦余所深致不安者」;更絕無摧殘省港罷工運動之理,而是追究中山艦行動,「紮兵於 罷工委員會門前,致礙及會中人員交通」,謠言由此而起。
           
            汪蔣爭權之際,正是北伐進行之時。
   既然共產黨沒有陰謀和叛亂,受制裁者該是無事生非的人,而不應當是被誣陷者。卻不然,蔣介石撤銷了國民革命第一軍黨代表,並迫使共產黨員退出第一軍。汪 精衛對蔣介石的內心活動瞭若指掌。他說蔣介石雖然知道不存在共產黨要反叛的事實,但想借此裁抑蘇俄顧問及共產黨人之勢力增長,「所以就這樣的幹下去了。」
  以共產黨陰謀叛亂為理由,製造一個中山艦事件,這個理由站不住了,還有別的理由嗎?還有。蔣介石又說:這事「要等我死了之後,才可以發表」。因為它「太離奇、太複雜」了。「今天還有我不忍說的話。這只有我個人知道。」這神秘的內幕到底是什麼呢?內幕人物是誰呢?
      
              北伐軍攻克武昌,軍民聯歡。
  沒有多久,有的人猜到了。譚延闓說:「什麼共產黨,這是介石反對汪先生罷了。」北伐開始後,蔣介石對鄧演達、陳銘樞、陳公博等分別透露,是汪精衛要殺他。他對陳公博談這件事的情形是這樣的:
        
          北伐軍攻佔武昌後,漢口租界法人離去。
    那是1926年8月,北伐軍圍攻武昌的時候。一天,奉命辦理湖北財政的陳公博,去蔣介石的住處武昌李家橋,在一列火車上,他向蔣介石報告和請示。之後,蔣介石和陳公博談起中山艦事件時汪精衛的問題,說:
  「汪先生要謀害我,你不知道嗎?汪先生是國民政府主席,是軍事委員會主席,他對我不滿意,免我職好了,殺我也好了,不應該用陰謀害我。」
                 
陳公博
  陳公博感到駭然,問:「他怎樣陰謀害蔣先生呢?」
  蔣介石說:「他要我參觀俄國來廣東的船,打算就在船上扣留我直送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原名為「海參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原名為「海參崴」。)
  陳公博說不知道有這樣的事。
  蔣介石說:「自然你們不知道,他有俄國顧問和他的老婆便夠了。」

蔣介石與汪精衛的權力鬥爭內幕(中)

          
                 二十歲的陳璧君
  提起汪精衛的老婆陳璧君,蔣介石亦懼亦氣。陳璧君在國民黨內的地位不一般。她早年參加同盟會。1917 年孫中山揭旗護法時,汪精衛被召回國。陳璧君隨後結束了在法國的學業,回國參加反軍閥鬥爭。為了繼續革命,孫中山在共產黨幫助下改組國民黨,陳璧君和汪精 衛雙雙投身其中。孫中山為了籌集革命經費,派出身於華僑家庭的陳璧君出洋向華僑募捐。她去美洲,用半年時間,奔波於幾個國家,集得捐款三十萬元,充作創辦 黃埔軍校的經費。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論資歷,論才能,陳璧君都不比蔣介石差。她對蔣介石的有些舉動很看不上眼。汪精衛當上 國民政府主席和軍委會主席之後一段時間,蔣介石很想和汪精衛靠得緊些,密切些,曾給汪精衛送了一個帖子,願結為把兄弟。
                
汪精衛與陳璧君中年照
    一天,汪精衛寫信給蔣介石,開頭寫「介弟」二字,陳璧君看了大發雷霆,說汪精衛:「你願意做他把兄,可是我不願意做他的把嫂。」汪精衛不得不把那信撕了重寫,再不敢在陳璧君面前稱蔣介石為「介弟」。蔣介石看得出陳璧君看不起他,懷恨在心,於是把她也編織到這神秘莫測的「汪精衛要殺蔣介石」的故事裏來。
               
    在蔣介石著《蘇俄在中國》一書中,對於蘇俄、共產黨、汪精衛等的攻擊沒有任何顧忌,任意地說。關於「三.二○」事件,該書說汪精衛、共產黨、蘇俄代表合謀要在船上扣押他,然後送往蘇聯。這些話,和他對陳公博等人說的基本是一個意思。
                
1926年的蔣介石
  事件之後不久,蔣介石公開宣佈,「三.二○」事件並不存在什麼共產黨的陰謀叛亂。那麼,汪精衛到底是不是要謀害蔣介石呢?如果回答是否定的,蔣介石為什麼如此說,如此做?讓下列事實回答:
    汪精衛在國民黨80 位委員面前,否認曾發出任何命令,並怒斥蔣介石說:「你以為你是老幾?你只是一個暴發戶而已!你的名字既不在國民黨25位創始黨員之中,也未列為五位監察 委員之一,你只不過是一個新進者,一個後輩委員,但是你卻以你那無恥的軍閥作風來叱責你的長輩。如果你想奪取我的地位,你就幹下去嘛!」
    汪 精衛的一席話揭了蔣介石的短,刺到了痛處。但蔣介石此時羽毛未豐,感到初試鋒芒,試探已見功效,所以並沒有與汪精衛公開對峙,而是採取了適可而止的策略。 他一方面表示這是一場誤會,一方面請求處分,很快就給軍事委員會送上《為處置中山艦事件自請處分呈》;同時為了表白自己的清白,還採用「苦肉計」,作出了 打擊右派的姿態,並把參與策劃事件的親信予以處理。這一招很見效,獲得了蘇聯顧問和中共領導陳獨秀的諒解與退讓。事件發生後,汪精衛曾把朱培德、譚延闓、 李濟深等幾個軍長叫來,以軍委主席的身份問他們敢不敢把蔣介石扣起來,幾位軍長沒有出聲(汪精衛名為軍委主席,實際上沒有軍事實權)。
    隨後,他又主持召開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他打算通過這次會議解釋「誤會」,可是在這次會上,汪精衛已經處於下風了。周恩來後來回憶此事時說:「為了解釋 『誤會』,在汪精衛床前開了一個一點鐘的政治委員會。汪精衛、譚廷闓、蘇聯顧問都客氣地表示了歉意,而蔣介石倒反而一句話都沒說,精神上佔了優勢,政治上 得到極大成功。從此以後,汪精衛『失蹤』了」。
    汪精衛雖然很不甘心,但又奈何不了蔣介石,只好稱病去職(3月22日開過中政會之後,23日便以患暈眩症向中常會請假治療,不見客,接著又自行辭職)5月,汪秘密離開廣州經香港乘船到法國去了,這一走就是幾年。汪精衛留下的權力空缺,被蔣介石填補上。在此之前蔣介石已與汪精衛聯手,把胡漢民排擠走了,這樣,蔣介石以此為契機,逐步把黨政軍大權獨攬於一身。
    5月11日,汪精衛離粵赴港,6月中旬到法國巴黎。事發和事後,汪精衛所憤憤不平的是蔣介石這麼大的舉動竟連招呼也不打。直到他旅居國外之後,與人通信提 起此事還難以抑制內心的氣憤,說:「三月二十日之事,事前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毫沒有知道。我那時是政治委員會主席,我的責任應該怎樣?三月二十 日,第二師團黨代表以下都被拘留,我是國民革命軍總黨代表,我的責任應該怎樣?我這時候以為不問這事情做得錯與不錯,而這件事情做法不能說是不錯。我只責 已而不責人,我以為皆我不能盡職所致,所以引咎辭職。」汪精衛對蔣介石的指責沒有錯,蔣介石製造「三.二○」事件,不論從政治上說或從組織紀律上說,其過 錯都難以推卸,理應受到制裁。汪精衛如果有謀害蔣介石之心,正好是個好機會,何不借機除蔣,而自責出走呢?
    「三.二○」事件時,蔣汪間關係的實質,在蔣介石的另一舉動中暴露出來。
                
    汪精衛辭職出國後,海內外國民黨人擁汪呼聲高昂,請汪復職函電如雪片般飛來。蔣介石對此甚是反感,竟憤然聲言:「我以為黨政軍只能有一個領袖,不能有兩個領袖。如果大家要汪先生回來,我便走開。如果大家要我不走,汪先生便不能回來。」應當說,這才是實話。
  蔣介石在「三.二○」事件後,到處演說、報告,說:「黨的領袖只有總理一人,本校長以總理的精神為精神,以總理的意志為意志,我可以做總理真正的一個信徒,這話只有我能說,亦只有我敢說,這是不用客氣的。」
    汪精衛走後,蔣介石取代了軍委會主席的位置。以解決國共合作中出現的問題為名,蔣介石向國民黨中央提出「整理黨務案」,排斥、限制共產黨員在國民黨內的領導職務,規定: 共產黨員在國民黨省、市、中央黨部任執行委員者,不得超過各該黨部執行委員總數三分之一;共產黨員不得擔任國民黨中央部長。5月15日至22日,國民黨召 開二屆二中全會,通過了蔣介石的「整理黨務案」,並選舉蔣介石的盟兄張靜江為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會後,共產黨人辭去在國民黨擔任的部長職務。而蔣介石的 官銜接二連三地增加,當上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軍人部長、國民政府委員、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但是,因為自己羽翼未豐,又需要利用共產黨的政治影響與號召力 量,來完成對軍閥割據統治局面的完結,所以,蔣介石僅僅是利用「中山艦事件」和「整理黨務案」來試探共產黨的態度,初步削弱共產黨在國民黨內部的力量,而 沒有採取更為過激的行為。

               
                     張靜江
    7月4日至6日,國民黨中央召開臨時全體會議,張靜江以足病辭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一職,會議選蔣介石擔任。至此,蔣介石成了國民黨黨、政、軍的領袖。他說,如果汪精衛回來,他就走,表示一山不能同時藏二虎。
    中山艦事件後,蔣介石又製造了「整理黨務」的糾紛,獨攬大權。加上蔣在北伐中壯大了自己軍事實力,在國民黨高層就有人提出「迎汪抑蔣」的主張。
          
1927年3月與會者在武漢國民政府大樓屋頂平臺
合影。

    1927年3月10日-17日,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在漢口舉行。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聯合起來,挫敗了蔣介石在南昌另立中央的企圖,通過了旨在限制蔣介石 個人獨裁的一系列決議。全會選舉當時還遠在國外的汪精衛擔任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主要領導職務,並繼續讓蔣介石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隨即以總司令 的名義調集嫡系部隊至滬寧一帶,在外國和江浙財閥的支持和援助下,加緊準備破壞國合作而發動政變。 
    1927年,圍繞「遷都」問題,蔣介石在南昌與武漢的中央對峙。武漢政府電請汪精衛銷假回國。
    1927年4月,汪精衛回到武漢,陳公博當面質問有無要謀害蔣介石之事。汪精衛「愕然了半天」,反問:「公博,你信不信?」
    汪精衛於4月初到達上海,蔣介石力圖拉汪一起反共。汪當時雖有應允,但他在與陳獨秀聯名發表了汪陳《聯合聲明》後,悄悄離開上海來到武漢,成為武漢政治中樞的核心人物,在武漢舉起了討伐蔣介石的旗幟。
                       
李宗仁
    李宗仁在回憶中說:「汪精衛當時的德望,和黨員的歸心,可說一時無兩。」當時汪精衛的態度怎麼樣呢?那時國民黨中央黨、政、軍各負責人群集汪寓,大家一致抱怨共產黨(當 時工農群眾革命運動確有過「左」的行動,部分共產黨員在打擊地主方面表現過激。),誠意地希望汪精衛重負領導責任。汪精衛後來回顧說:「回到上海的時候是 四月一號,那時蔣介石、吳稚暉、蔡子民、李石曾幾位二十多年來大家在一起的同志都見面了。見面之後,蔣同志等提出兩件事要兄弟贊成:一是趕走鮑羅廷;一是 分黨。」(汪精衛:《武漢分共之經過》(1927 年11 5 日)《革命文獻》第16 輯。)

Saturday, May 14, 2011

Saturday, May 7,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