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January 8, 2009

盆 菜

港英時期之飲食發明為平民茶餐廳,特區時期則為貴格盆菜,都是飲食大雜燴,分別在於前者於食制有所增益,後者於食制有所毀傷,前者將貴格飲食平民化,惠澤勞工,後者將平民飲食貴格化,善價而沽。飲食可考政治,舊時帝王派使臣下鄉,觀風望俗,旨在獎勵儉樸,提拔清廉,以期輔佐文教,並非如近日之特區高官,經濟蕭條在即,民窮財盡將至,依然肆意上街示範飲食購物,呼籲民眾揮霍花費,以便商店可以向地產財閥繼續進貢逆市加價之租金。撫今追昔,兩相對照,即使拜山盆菜擺在眼前,也要向祖靈訴說,山河殊異,今夕何夕焉。
因利乘便,因陋就簡

童年只聞祭肉,不聞盆菜之名。祭肉古稱「胙肉」,牲祭神靈之肉也。客家話謂拜山曰「掛山」,掛山分食只有鹹菜煮豬肉一味,五花腩豬肉混合客家鹹菜及油豆腐(「豆腐泡」),以蒜頭、豆豉、糖及油鹽調味,在柴竈鐵鑊內燜熟,清明春祭及重陽秋祭之後在祠堂分派。春秋二祭,粵諺「太公分豬肉」,可分生肉或熟肉,源自遠古遊獵部落分配野豬等獵物之遺風。獵得大獸要先饗祭祖先神靈,方才按照輩分或功勞而分食牲肉之不同部分,是故分食祭肉與祭祀並行。明白中國之巫教祭禮,便知盆菜之風俗極其古樸。客家山村將豬肉混和菜餚煮熟,肥肉瘦肉及內臟平均分布,各戶依照人丁分配菜肉,更見平等精神,也是國人由遊獵社會演變至農耕社會之文明開化。

至於「食盆」或「食山頭」的風俗,一般只限於講粵語的本地大族,客家山村乃窮鄉僻壤,也無顯赫先祖可祀。大族的祖墳崇尚風水,風水秀美之地,遠離民居,族人登山涉水而往,只能就地炊飯,而祭禮又備有酒肉,因利乘便,乃有席地就餐之舉。村民少有近世歐洲市民階級之野餐全盒,因陋就簡,搭爐架鑊,撿柴為炊之後,肉菜就統統放在杉木盆之內,大家執箸共食。祠堂盛肉用陶盆而野餐用木盆,只因木盆輕便而不怕途中碰撞而已。另說是木盆浮水,乃漁戶食器,而舊式盆菜有門鱔乾、魷魚等材料,故此也可能是鄉民仿效漁民食制。
年節便當

祭肉乃貧民一年兩次之豐足肉食,童年還未有變賣族田圖利之事,來自族田的租佃收入,定下若干為祭祀之用,謂之「蒸嘗」(冬祭曰蒸,秋祭曰嘗),又或將某部分族田之租金專供祭祀之用,此等族田謂之「蒸嘗田」,總之是以田產保證族人可以在祠堂或祖墳,與祖先共食祭肉,維繫同族之情,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此謂之「社飯」。

亦因盆菜食制之簡便,節省盤碗,鄉村嫁娶、添丁、打醮、入伙等喜慶,舊時也以盆菜宴客,是為菜式豐富之「大盆菜」,在村中祠堂或禾堂(曬穀場)聚食,猶如今日將野餐之炭火烤肉改在家中庭園或天台而行。往日之宴會盆菜用木盆盛載,分五層,菜式各處不同,一般由下而上依次為蘿蔔、油豆腐、枝腐竹、冬菇、門鱔或鱔乾、炸豬皮、豬紅、魷魚、鯪魚球、南乳燜豬腩,豉油雞鋪面,夾層放置黃芽白隔味。蘿蔔、油豆腐、枝腐竹及冬菇用以「回收」肉汁及油脂,務求點滴歸腹,是往日勞苦農戶之煮食法,並非什麼「籮蔔吸收肉汁,質感飽滿,更富鮮味與層次」之類。

回歸前後,盆菜逐漸演變為「無飯家庭」之時節便當拼盤,代替家中舉炊,酒樓、快餐集團,甚至便利店都在年晚推出盆菜,供客人訂購,連帶現成售賣之年糕、籮蔔糕等,免卻張羅辦年貨之力。年節飯菜以翻熱鐵盆便當而食,新年食別處得來的現成飯菜,昔日乃丐戶所為。時節新聞,總有盆菜翻熱不足而舉家屙嘔,帶病過年者。小市民為遭資本家終年勞役,新年無心為炊,竟落得個闔家丐餐,思考香港風俗,可謂驚心動魄。

九七臨近,本土懷舊潮流興起,鄉村氏族之文物舊迹成為「本地一日遊」的主題。城市人尋根,鄉下人搵銀,元朗、屏山、八鄉等地之菜館食檔,推出盆菜款待城市客人,盆菜變質為文化消費,野外社飯的風俗不甚了了,只剩下一個「食」字。利之所至,城市的酒樓食店隨即跟風,推出中秋盆菜、過年團年盆菜、盆菜到會等,成為常備之食。在政府干預下,後院養雞、街頭派米及山頭盆菜幾成絕響,如上水廖氏一向在墓前空地食盆菜,但由於有人食盆菜後不適,順應食物環境衞生署之勸諭,族人回村盆宴。以往烹煮盆菜之事由族人分擔,近年也改聘盆菜公司包辦了。
皇帝之名,奢靡之食

元朗等地的土菜館,平日也以豪華盆菜待客,加入燒鵝、燒鴨、燒豬肉、蠔豉、花膠、螺片、瑤柱甚至鮑魚,不一而足。食家嘗言,舊式盆菜材料只有五六種,尚可和味,今日之盆菜堆積如山,已成百搭拼盤,如豪華之車仔麵,清濁不辨矣。例如燒豬、燒雞、鹵水鵝等可以鋪面,燒鵝燒鴨則不合,因皮軟濕而失脆;蠔豉味濃,吸味而不變,但瑤柱、鮑魚之類吸收雜味則是糟蹋材料,華而不實。清人袁枚《隨園食單》謂:「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今見俗廚,動以雞鴨豬鵝,一湯同滾,逐令千手雷同,味同嚼蠟。……善治菜者,……使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香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市面繁榮,酒樓流行「佛跳牆」,也是採用所謂「一品鍋」的做法,將名貴材料及滋補藥材置於大盅封固久燉,然而味道始終含糊不清,熱潮過後,不見蹤影,惟近年東莞等酒樓則常備此菜招待新貴之工農。

盆菜成為城市日常飯菜之後,食店或食家便傳揚宋帝昺走難來港,在荒野食盆菜之事。據云南宋末年,蒙古大軍席捲中原,宋室傾覆,忠臣陸秀夫、張世傑保護末帝趙昺乘舟南逃,香港登陸之地,為「宋皇台」舊迹。王師路經錦田,村民恭敬迎接,倉卒間難以籌措盤碗,遂用木盆放菜餚,是為盆菜始源。另說是宋帝逃到九龍,村民聞風,奔走相告,各人就地取材,端來肉食或剩菜置於盆中呈獻王師。此事不載史冊或方誌,也只在近年流傳,想是盆菜脫離社飯的風俗環境,走向城市,成為特色飲食,於是穿鑿附會,以宋帝昺為盆菜之「代言人」。宋帝雖然落難,但到底是帝王之身,邊陲鄉野之粗食,因蒙聖眷而成其「御膳」焉。當然,錦田鄧族在宋朝金兵南侵時,曾有族人迎娶落難皇姑,獲宋光宗追封為「稅院郡馬」,此後文教鼎盛,進士頻出。飲水思源,於是念念不忘宋室恩典,今日錦田祠堂仍有「南陽世澤,稅院家聲」之門聯。屯門龍鼓灘荒山上有飛岩,形如屋簷,村民名之為皇帝岩,謂宋帝昺曾在岩下避雨云云。
盆滿缽滿

回歸之後,政府及社團紛紛舉辦千人盆菜宴,藉共食以慶祝。二○○六年一月八日,政府在金鐘添馬艦空地舉辦第三屆萬人盆菜宴,約一萬四千人在寒夜共食盆菜,打破香港紀錄。前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到場慶賀,大快朵頤之餘,向記者誇讚 :「啲豬腩肉就最好食。」

是官任內,官商勾結,地產商大發利市,賺個盆滿缽滿。

魚肉人民,旨哉斯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