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August 1, 2008

搞笑翻譯的背後 - Small Editor

大陸的英文翻譯鬧笑話時有所聞,網上搜尋一下就發現一大堆,足以令人樂上半天。據說有些是惡搞,不是真的。這些搞笑翻譯通常是中翻英時出現,不過,729日無線電視新聞卻報道了一宗反過來的情況。為北京奧運村提供餐飲服務的美國公司,把一些食物名稱亂譯一通,結果是英文沒問題,中文翻譯卻搞笑異常。原來美國人的譯筆和祖國一樣,令人看後非常愉快。



Har Gow Dumplings in Soy Sauce
蝦餃)被翻成:醬油上的餃子。

Stir fried mixed vegetable(炒雜菜)被譯為:混亂油煎的混雜的菜(真難為方東昇,居然能一字不漏流利地說出這個菜式名稱)。

Assorted bread(什錦麵包或各款麵包)叫作:被分類的麵包。

為甚麼會這樣?很簡單,翻譯的不是人類,而是網上翻譯程式。

Picture

顯然,這家公司沒有人專負責翻譯,不知道哪個職員隨便用Babelfish翻一下就了事,也沒有人去監督查核。

做翻譯的人都知道,到目前為止電腦翻譯仍然不堪入目,頂多只能作輔助工具,無法取代人手。據說大陸有些翻譯公司為節省人力,先用電腦譯出初稿,之後再用人去潤飾修改。

Picture

說來說去,都是因為翻譯不受重視之故。許多公司老闆以為,隨便一個懂中文又學過英文的人都可以做翻譯,不覺得需要專人去做。坊間一些翻譯課程,據說學員不少是秘書小姐,因為她們工作之一就是為公司翻譯文件。

Picture

有 的公司就算找專人做,也不願意付出高價(反而找人看風水可能就不計較)。結果,待遇不好又不受重視,盡心盡力去做好翻譯的人,不是傻子嗎?有時候,他們不 是不願意把東西譯得盡善盡美,而是慢工才能出細活,既然酬勞低,就必須做得快做得多才能餬口,這樣又怎麼會有品質可言。這是惡性循環。

Picture

香港有的翻譯公司收很高的價錢,約1.51.8元一個字,但付得起這個價錢的,不是財雄勢大的大公司,就是政府或公營機構,因為它們沒有財政壓力。出版社的話,絕對無法付這種價錢。試想想,一本二十萬字的書,光是譯費就三十六萬,賣書利潤又不高,香港市場又小,怎麼賺回來?

所 以,許多出版社只付得起這個價錢的十分之一或更少。而這樣的低價,找一個香港人來做就跟做義工差不多,尤其遇到難譯的學術書,花費心力極大,付出與收入極 不相稱。想找學者去譯書更難,因為即使他們不計較酬勞,但翻譯往往不算學術成果,對升遷無助。那麼,誰願意花時間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所以,不少出版 社都是找大陸譯者。

也許,下次我們看到搞笑的爛翻譯,在罵和笑之前應想想,我們重視翻譯嗎?尊重譯者嗎?

No comments: